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足针疗法

足针疗法

是指针刺足部特定部位的治疗方法。临床操作时,应先用温水浸泡足部或以酒精反复擦拭,促使较厚的足底皮肤软化,减轻进针疼痛,并可清洁消毒,避免感染。选定部位后,快速进针,应注意不要刺伤骨膜,给予中强刺激留针5~15分钟,可据情加用电针等刺激。本法适于神经衰弱、失眠、头痛腰腿痛、三叉神经痛等。

足针疗法穴位

注:①足跟后缘与中趾跟部连线折为10寸。

②内、外踝中点与足底板平线各折为3寸。

③掌面第跖趾关节赤白肉际处与第五跖趾关节赤白肉际处连线横为5寸。

④足背同上。

⑤足跟部横折为3寸。

猜你喜欢

  • 红珠草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龙珠之别名,详该条。

  • 临产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又名临蓐、临盆、临月、临草、卧蓐、坐蓐、坐草、草蓐、上草、免蓐。指临近生产,进入分娩期。

  • 柏叶

    出《金匮要略》。即侧柏叶,详该条。

  • 痘毒攻喉

    病名。多由痘疮毒火郁积不散,致邪毒上攻于喉所致。症见咽喉干涩疼痛,甚则肿胀溃烂,汤水难入,呼吸不利(《病源辞典》)。治宜解毒消肿,清热利咽。方可选用粘子解毒汤。银翘散等加减。

  • 暴病者取之太阳

    针灸治疗原则之一。出《灵枢·根结》。指对急暴病症可以从太阳经着手治疗。

  • 水红花

    见《滇南本草》为荭草之别名,详该条。

  • 羊负来

    出《本草经集注》。为苍耳之别名,详该条。

  • 益胃

    治疗胃虚的方法。如胃气虚寒则温胃建中;胃阴不足则滋养胃阴。

  • 颊车骨错

    病名。即下颌关节一侧脱臼。《医宗金鉴》卷八十八:“颊车骨……或打仆脱臼,或因风湿袭入,钩环脱臼,单脱者为错。”证治参见颊车蹉条。

  • 旁廷

    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旁廷在腋下四肋间,高下正与乳相当,乳后二寸陷中。俗名注市,举腋取之,刺入五分,灸五十壮。主卒中恶,飞尸遁注,胸胁满。”即位于胸部第四肋间隙,乳头外开2寸,适与足太阴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