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赤水玄珠·呕吐哕门》。又称呕苦。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香樟根之别名,详该条。
指络脉。《灵枢·刺节真邪》:“此必有横络。”或指络脉之较小者。《针经指南》:“络有一十五,有横络三百余,有丝络一万八千,有孙络不知其纪。”
【介绍】:见吴中秀条。
针刺治疗中,促使针感传导的一种手法。《奇效良方》:“针解法:凡刺手足,欲使气上行,以指下抑之;使气下行,以指上抑之,用针头按住少时,其气自然行也。”
见《湖南药物志》。为麻口皮子药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学粹精条。
病名。见《疡科选粹》卷三。即乳蛾。详横鹅条。
是指用陶针在体表特定部位浅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本法起源很古,现在尚流传于广西壮族地区。临床操作时,一般均选用中锋陶针,慢性虚寒病症用轻刺激,急性实热疾患用重刺激。
见《张氏医通》卷十。即盘肠生。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