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水苦荬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雅堂医书全集条。
出《新修本草》。即栗子,详该条。
病证名。指癫病深入于骨者。《灵枢·癫狂》:“骨癫疾者,顑,齿、诸俞、分肉皆满而骨居,汗出,烦悗,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肾脉急甚为骨癫疾。”参见癫条。
见《证治准绳·幼科》集八。即紫金丸第二方,见紫金丸条。
【介绍】:辽代医生。析津(今北京大兴县)人。1120年(保大二年),父处温结交都统萧干,立魏王为天锡皇帝,以奭为少府少监,提举翰林医官。后事败,父子均被杀。
书名。22卷。托名汉·华佗撰,唐·孙思邈集。本书不见于一般书目和前人引录,卷首有孙思邈、徐大椿序言各一篇,亦均系托名之作。其内容包括病理秘传、临床秘传、神方秘传及内、外、妇、产、儿、五官、皮肤、伤科、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由毒留胃腑所致。初起遍体生疮如疥癣,瘙痒难忍,日久手足顽痹不仁。相当于结核型麻风。
证名。出《素问·本病论》等篇。指心烦发热,或烦躁而有闷热的感觉。在外感热病中,属于表证者,为邪热不得外泄;属于里证者,为里实热盛;若大便不通,少腹满而烦者,系燥屎内结所致。内伤杂病中,可见于肝火旺盛、
指妇女腹中十二种病症。《千金要方》卷四:“一曰经水不时,二曰经来如清水,三曰经水不通,四曰不周时,五曰生不乳,六曰绝无子,七曰阴阳减少,八曰腹苦痛如刺,九曰阴中寒,十曰子门相引痛,十一曰经来冻如葵汁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