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若溪
【介绍】:
见郑瀚条。
【介绍】:
见郑瀚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海芋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葛哲条。
见《证治准绳·类方》第五册。即守中丸第一方,见守中丸条。
见《疫喉浅论》。即竹茹石膏汤第二方,见竹茹石膏汤条。
见《妇人良方大全》卷二十。即儿枕痛。详该条。
病证名。又称痰泻、痰泄。《症因脉治》卷四:“或泻或止,或多或少,或下白胶如蛋白,腹中漉漉有声,或如雷鸣,或两肋攻刺作痛,此痰积泄泻也。”详痰泻条。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多因血崩失血过多,心肝失养所致。症见两目昏暗,卒倒不省人事。治宜补血止血。方用固本止崩汤。若崩血不止,汗出肢冷,脉微欲绝者,为气随血脱危重症候,治宜回阳救逆,急与参附汤以救逆
泛指热邪深伏于体内的发热病症。出《素问·本病论》。《温热经纬·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若因外邪先受,引动在里伏热,必先辛凉以解新邪,继进苦寒以清里热。”伏热,章虚谷引申为伏邪。《重订广温热论·清凉法
见本草乘雅半偈条。
见《药物图考》。为荔枝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