鎯头草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夏枯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夏枯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周纪常《女科辑要》卷五:“儿已露顶。因脐带攀肩,而不能下者,名碍肩生。”相当于脐带绊肩。参见碍产条。
综合性医书。3卷。金·李杲撰。撰年不详。约刊于1336年。书名“兰室”,取《素问·灵兰秘典论》“藏灵兰之室”一语,表示所载方论有珍藏的价值。书中分述饮食劳倦、中满腹胀、心腹痞、胃脘痛、眼耳鼻、内障眼、
病名。见《外科启玄》卷九:“向火避寒,久炙皮肤,火气入而成疮。”类似火烧疮,治法参见烧伤条。
见顾氏医镜条。
病证名。见高淑濂《胎产方案》。因产时去血过多,经脉空虚以致半身不遂,手足麻木不仁,拘挛不知痛痒。治宜补气养血。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补阳还五汤。切勿误认为风症,妄用祛风散血燥烈等药。
十二经别之一。原称足少阳之正。《灵枢·经别》:“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贯心,以上挟咽,出颐颔中,散于面,系目系,合少阳于外眥也。”从足少阳胆经分出,绕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及颈椎错位的手法。让患者俯卧,两腿稍分开。医者双拇指触诊腰部,摸清偏歪的棘突。以向右偏为例:站在患者的右侧,面对侧方,左臂从右大腿下面伸进,将右腿抱起过伸膝、髋,以患肢为支点旋转大腿,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多因血崩失血过多,心肝失养所致。症见两目昏暗,卒倒不省人事。治宜补血止血。方用固本止崩汤。若崩血不止,汗出肢冷,脉微欲绝者,为气随血脱危重症候,治宜回阳救逆,急与参附汤以救逆
病名。指肠生痈肿所致腹痛者。《症因脉治·腹痛论》:“肠痈腹痛之症,缩脚皱眉,小便为淋,痛有肿处,手不可按,夜来每发寒热,或绕脐生疮,或腹皮紧急,肌肤甲错,或时时出汗,此肠痈腹痛之症也。”多因膏粱厚味,
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风翳患右目,灸右手中指本节头骨上五壮,如小麦大。左手亦如之。”《太平圣惠方》定名拳尖。位于手背第三掌骨小头之高点,握拳取之。主治目痛,目翳,癜风,赘疣等。艾炷灸3~5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