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指厥阴。《素问·经脉别论》:“一阴至,厥阴之治也。”②三阴经联合之称。《素问·阴阳离合论》:“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
出《本草纲目拾遗》。为蕨麻之别名,详该条。
腰椎骨。共五节。上与胸椎、下与骶椎连接。是人体俯仰、屈伸的主要关节。《灵枢·刺节真邪》:“腰脊者,身之大关节也。”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又称脐中生疮。脐疮是在脐湿的基础上,皮肤破损,再感毒邪,壅于脐部,郁而不散,出现脐部红肿,轻者局限于脐部,重者可向周围蔓延,甚则糜烂,脓水外溢,同时可见发热,烦躁,唇红
病证名。指以里急后重为突出的痢疾。《诸病源候论》卷十七:“重下利者,此是赤白滞下利,而挟热多者,热结肛门,利不时下而久气,谓之重下利也。”治宜清热活血。用芍药汤加减。
见《湖南药物志》。为地白草之别名,详该条。
外治法之一。即促进体表溃疡愈合的方法。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二。又名收口法。痈疽溃后毒虽尽而肌肉不生,或形成溃疡。多由气血不足或治疗失当所致。治宜健脾益气养血为主。溃疡面大者,除可选用四君子汤、补中益气
病证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七。又名摊缓风或瘫缓风。指瘫痪轻症。《圣济总录》卷七:“摊则懈惰而不能收摄,缓则弛纵而不能制物。故其证四肢不举,筋脉关节无力,不可枝梧者,谓之摊。其四肢虽能举动,而肢节缓弱
病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亦是宿翳,若隐若现,或片或点,留于风轮,色光白而甚薄,看虽易治,其实不然。”详宿翳条、冰瑕翳条。
指脾胃而言。《医宗必读》:“谷入于胃,洒陈于六府而气至,和调于五藏而血生,而人以资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人体出生后的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要靠脾胃之气吸收水谷精微以滋养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