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明·薛铠《保婴撮要》。即吐舌,见该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满江红之别名,详该条。
即化脓灸。详该条。
证名。指患者语言重复,语声低弱,若断若续的危重症象。多见于疾病晚期,因正气虚衰,精神散乱,以致神识不清,不能自主。《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伤寒绪论》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龙船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即髋关节脱臼。详胯骨出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水蜈蚣之别名,详该条。
方书名。2卷。宋·史堪(字载之)撰。约刊于1101年以前。书中论四时正脉,运气生病,及大府泄、大府秘、小府秘、身热、身寒、头痛、腹痛等三十余种内科、妇科等病症。内容以论治和方剂为主,并结合作者临床经验
宋代医官职称。其职位仅次于太医局令,协助太医令主管太医局工作。
【生卒】:八世纪【介绍】:唐代医生。吴(今江苏境内)人。是713~741年间的名医,以望诊察面色等为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