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间气

间气

六气分治,在上者谓之司天,在下者谓之在泉,其余四气分司左右,称为间气。《素问·至真要大论》:“司左右者,是谓间气也。”又“间气者,纪步也。”谓间气以步为纪。如初之气二之气三之气四之气五之气终之气。每气为一步,故每岁六步,每步六十天零八十七刻半。合成三百六十五天零二十五刻为一周年(百刻为一昼夜),所以间气是以它所司的这一时期为纪的。

猜你喜欢

  • 胞肓

    经穴名。代号BL53。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骶正中线旁开3寸,与第二骶后孔相平处。一说在第二骶椎棘突下,除骶椎旁开3寸处(《针灸资生经》)。布有臀上皮神经,深层为臀上神经;并有臀上动、

  • 石穿盘

    见《广西中草药》。为石仙桃之别名,详该条。

  • 西加皮

    见《陆川本草》。为鸭脚木皮之别名,详该条。

  • 上杼

    经穴别名。出《循经考穴编》。即大椎。见该条。

  • 小儿劄(zhā 扎)目

    证名,指小儿两眼不时眨动的证候。《审视瑶函》卷四:“目割者,肝有风也。风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而不能任,故目连劄也。”多见于风热攻目或小儿疳症初起,参见目涩、疳眼等条。

  • 足泰(太)阴脉

    经脉名。即足太阴经。马王堆汉墓帛书载:“足泰阴脉:出大指内兼(廉)骨蔡(际),出内踝上兼(廉),循胻内兼(廉),□膝内兼(廉),出股内兼(廉)。其病:病足大指废,胻内兼(廉)痛,股内痛,腹痛,腹胀(胀

  • 范东阳方

    书名。又名《范汪方》。《隋书经籍志》误作《范阳东方》。晋·范汪撰。卷数说法不一。《太平御览》引《晋书》记载:“范汪……撰方五百余卷。又一百七卷,后人详用,多获其效。”书已佚,但部分佚文见于《外台秘要》

  • 地柏草

    见《广东中药》。为山扁豆之别名,详该条。

  • 阳虚则外寒

    出《素问·调经论》。阳虚,指气虚或命火不足,脏腑机能衰弱,抗病能力低下而产生外寒的病证。临床表现为面色白、畏寒、肢冷、容易感冒等。

  • 眼保健操

    预防近视眼和保护视力的一种自我推拿方法。它通过对眼部周围一些穴位的轻柔按摩,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消除眼肌疲劳,减轻睫状肌痉挛,消退眼部郁血,有助于预防近视眼的发生,并对近视(尤其是假性近视)和视力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