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地机。见该条。
出《幼科全书》。即胎怯。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即齿迟。见该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扶桑花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纲目》。为紫河车之别名,详该条。
针灸术语。凡脏腑气血虚实不明显的病证,可通其经脉,取有关经脉的输穴针刺治疗。《灵枢·经脉》:“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证名。指心中烦乱而闷者。多由下元精气不足或血虚阴火炽盛引起。《灵枢·口问》:“下气不足,则乃为痿厥心悗。”《证治准绳·杂病》:“荣气不营,阴火炽盛,是血中伏火,日渐煎熬,血气日减,心包与心主血,血减则
见《中药志》。为明党参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似指咽喉病之肿痛症状而言。《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喉杵,喉极肿而极痛。宜甘桔射干汤,外点烧盐散。”另有见喉忤者,乃刊刻误字。
是炼的异体字。详炼眉疮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