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见《闽东本草》。为牡蒿之别名。②见《广西中药志》。为臭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证名。手指麻木的别称。见《丹溪心法》卷四。详手指麻木条。
【介绍】:宋代医生。撰《妙济方》一卷,佚。
书名。又名《痘疹世医心法》。12卷。明·万全撰。刊于1568年。卷1~8阐述痘症的特点,以及发热、出见、起发、成实、收质、落痂、痘后余毒等各阶段的辨证治疗;卷9疹毒;卷10妇女痘疹;卷11~12为治疗
同回阳救逆。详该条。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王不留行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元·朱震亨《幼科全书》。指痘疮不依次起长,而一齐起发,遍身白色如钖饼形,头面浮肿的症状,属危症。但病人能食,大便坚,小便清利又无其他兼症者,宜清补解毒,用助脾快斑汤(《幼科全书》:黄芪、人参
古说小儿变蒸可以时日计算,分小变蒸和大变蒸两个阶段。《外台秘要》卷三十五:“小儿生三十二日一变,六十四日再变兼蒸;九十六日三变,百二十八日四变又蒸;百六十日五变,百九十六日六变又蒸;二百二十四日七变,
即肛门。详该条。
见《江西草药》。为爵床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