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陈氏小儿病源痘疹方论

猜你喜欢

  • 分部

    十二经脉在皮肤上各有其分属的部位,各经脉的病变可反映到其所属部位。《素问·皮部论》:“皮有分部……其所生病各异,别其分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病之所终。”因此,皮肤上某些变异(如异常色泽、疹点、结节、

  • 白硇砂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硇砂药材之一种,详该条。

  • 孟氏杂证良方

    见幼幼集条。

  • 翘摇

    出《本草拾遗》。为小巢菜之别名,详该条。

  • 断(yǐn)

    见《千金要方·论证》。同龈。详牙龈条。

  • 喉腐

    病证名。见《真青囊》卷二。即喉间溃烂。详该条。

  • 阻病

    出《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二。即恶阻。详该条。

  • 本草问答

    药物学著作。2卷。清·唐宗海撰。刊于1893年。本书乃唐氏和他的学生张士让就本草学中的一些理论问题所作的问答整理而成。书中对于中西医药的不同理论观点,以及中药药性对人体医疗的相互关系等,均作了探讨。现

  • 霍乱烦渴

    渴证之一。指吐、泻之后,津液耗伤所致的口渴症。《圣济总录》卷三十九:“霍乱吐利之人,重亡津液,则脏气不和,上焦热,津液不足,故霍乱而烦渴也。”《症因脉治》又分为外感霍乱烦渴和内伤霍乱烦渴两种。外感霍乱

  • 尸脚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尸脚者,脚跟坼破之名也。”多由冬时触受风寒,气血郁结,不荣于足所致。生于足根部,皮肉顽硬,枯燥皲裂。治疗同皲裂疮。相当于皲裂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