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沂
【生卒】:十二世纪
【介绍】:
南宋妇科医家。字素庵。原为开封人,后迁居杭州。曾任翰林金紫良医。著有《素庵医要》20卷,其裔孙加注数条后,在明·嘉靖年间付梓,易名《陈氏秘兰全书》,内含妇科175卷。其后,陈沂十九世孙陈文昭单将妇科门录出予以补解,辑成《陈素庵妇科补解》,现由上海中医学会妇科分会整理出版。《素庵医要》其他内容已佚。
【生卒】:十二世纪
【介绍】:
南宋妇科医家。字素庵。原为开封人,后迁居杭州。曾任翰林金紫良医。著有《素庵医要》20卷,其裔孙加注数条后,在明·嘉靖年间付梓,易名《陈氏秘兰全书》,内含妇科175卷。其后,陈沂十九世孙陈文昭单将妇科门录出予以补解,辑成《陈素庵妇科补解》,现由上海中医学会妇科分会整理出版。《素庵医要》其他内容已佚。
【介绍】:见萧埙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白牛膝之别名,详该条。
即伤食。详该条。
【生卒】:1486~1700【介绍】:明代医家。字廷采。祁门(今安徽祁门)人。长于本草,晚年曾以七年功夫,五次易稿,编成《本草蒙荃》一书,用对语体裁对药物产地、性味、采集、储藏、辨别、使用方法等方面,
证名。即虚喘。指呼吸气短,如不能续的症候。多由真元受伤,脏气虚衰,肾不纳气所致。《景岳全书·杂证谟》:“似喘者,其责在肾。”“肾主精髓而在下焦,若真阳亏损,精不化气,则下不上交而为促促者,断之基也。”
劳复之一。指大病初愈,精神气血尚未平复,房劳过早,以致阴精耗损,肾气受伤而出现头重不举,目中生花,腰背强痛或小腹急迫绞痛,憎寒发热,时时阴火上冲,头面烘热,心烦胸闷,饮食不振等证候。《诸病源候论·伤寒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七方。松花一两半,生地黄、炒鹿角胶、山药各一两,艾叶一分,茜草根、茯苓、紫菀、人参、百合、小蓟、炙甘草各半两。为细末,每服二钱,米汤调下。治吐血久不止,咳嗽。
位于颈的前上方,相当于颏部的下方,喉结的上方。《素问·刺热篇》:“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
推拿手法名。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又称“提弹法”。以手指紧捏肌肉或肌腱,用力拉捏,然后放开,使其弹回,如拉放弓弦状。适用于颈项、肩背部。可舒筋活络、畅通气血。常用于风湿痹痛等症。
人身体液组成部分。从水谷化生,其清稀者为津,浊而稠者为液。液,由三焦布散,濡养关节、脑髓和目、耳、鼻、口等孔窍。《灵枢·决气》:“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曲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