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陈郁

陈郁

【生卒】:约1890~?

【介绍】:

字文虎。湖南郴县人。幼从经学家善化皮鹿门习儒,清光绪三十四年(1909年)入京殿试,授职京曹,分发学部。辛亥革命后历任教育部秘书、司长。其祖丹皆、叔宜诚,均精医学。得家传致力于中医学术,以发掘祖国医学遗产,培养医学人才。1931年设立中央国医馆,任理事兼副馆长。后历任卫生署中医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医学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并倡设中国医药教育社、中医院及中医高级研究班等,力主《医师法》中宜规定中西医平等及中医学校应列入教育系统等。1949年后寓港执业,诊余在王道、菁华、现代、中国等中医学院执教。撰有《失血证治举要》、《麻疹证治举要》、《中医妇科学》、《古代脉法研究》、《中医腹症》、《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疏证》、《宋元明本医籍之鳞爪》等。

猜你喜欢

  • 脱痈

    病名。《灵枢·痈疽》:“发于足指,名曰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即脱疽。见该条。

  • 一号黄药

    见《红河中草药》。为大黄药之别名,详该条。

  • 止痛当归汤

    《疡科选粹》卷二方。当归、生地黄、白芍药、人参、炙甘草、官桂、黄芪各八分。水煎服,日二次。治疽毒已溃疼痛。

  • 内吹乳

    病名。出《疮疡全书》。指妊娠六、七个月,胎气旺盛,肝气郁结,胃热壅滞,致使肝胃二经,经络瘀阻,乳房结肿疼痛,谓之内吹乳。若色红者,多属热,宜柴胡清肝散;不红者,为气郁,宜逍遥散。参见妊娠乳肿条。

  • 猪母刺

    见《福建中草药》。为刺苋菜之别名,详该条。

  • 肝胃不和

    亦称肝气犯胃。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导致胃失和降。证见胸胁胀满,善太息,胃脘胀满作痛,嗳气吞酸,嘈杂或呕恶,苔薄黄,脉弦等。治宜调和肝胃法。

  • 王璆(qiú 球)

    【介绍】:南宋医家。字孟玉,号是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曾为淮南幕官,1196年(庆元二年)辑成《是斋百一选方》20卷。

  • 臁胫骨

    骨名。《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腑骨,即膝下之小腿骨,俗名臁胫骨者也。”即胻骨。详该条。

  • 知母饮

    见《证治准绳·女科》卷五。即二母散第一方,见二母散条。

  • 湿阻中焦

    中焦指脾胃。即湿邪阻滞脾胃,影响其运化功能。症见头重、怠倦、脘闷、腹胀、纳呆、口粘渴、喜热饮、小便短赤,舌苔厚白或腻,脉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