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新修本草》。为蛇含石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活人定本》卷二。即手丫发。见该条。
病证名。见《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暴瘖,猝痖也。”即暴瘖。详该条。
证名。即呼呷有声,喉有痰鸣的咳嗽。《诸病源候论》卷十四:“呷嗽者,犹是咳嗽也。其胸膈痰饮多者,嗽则气动于痰,上搏咽喉之间,痰气相击,随嗽动息,呼呷有声,谓之呷嗽。”治宜消痰破气。选用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出《灵枢·五色》。即拇指。详该条。
病名。《千金要方》卷十八:“蛲虫居胴肠之间,多则为痔。”《疡科选粹》卷五:“侵淫淫烂,岁积月累,蚀肠穿穴者为虫痔。”宜服蝟皮丸或黑玉丹。相当于痔疮病人兼染蛲虫者。
病证名。《景岳全书》卷二十七:“白睛红膜如伞纸者,此气滞血凝热证。”
病证名。见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衄血。详该条。
见《质问本草》。为泽漆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由脾经风热所致。症见下睑内生肉粒,色黄而软,细小如粟。治宜祛风清热。可选服银翘散或驱风散热饮子加减。外点黄连西瓜霜眼药水。参见粟疮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