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风劳

风劳

病名,又称肝劳,指虚劳病而复受风邪者。《金匮翼·风劳》:“风劳之证,肌骨蒸热寒热往来痰嗽盗汗,黄瘦,毛焦,口臭,或成疳利。由风邪淹滞经络,瘀郁而然,其病多著于肝,亦名肝劳。”《太平圣惠方·治风劳诸方》:“夫劳伤之人,表里多虚,血气衰弱,肤腠疏泄,风邪易侵,或游易皮肤,或沉滞脏腑,随其所感,而众病生焉。”若体虚食少,羸瘦,筋脉不利,手足多疼者,可用防风散等方。若气血不足,脏腑虚伤,肢节烦疼,腰膝无力,形体羸瘦,面色萎黄小便数多,卧即盗汗者,可用巴戟散秦艽鳖甲散等方。参见虚劳、肝劳条。

猜你喜欢

  • 鞋带痈

    病名。见《疡科准绳》卷四。即外踝疽。参见附骨疽条。

  • 消泺

    经穴名。代号SJ12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位于肘尖(尺骨鹰咀)与肩髎穴连线上,当清灵渊与臑会穴连线之中点处,前臂尽力旋前,在肱三头肌外侧头隆起的下缘。布有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肌支和中侧副动

  • 西黄

    见《增订伪药条辨》。为牛黄之处方名,详该条。

  • 肝热搐搦

    病证名。见《小儿药证直诀》。小儿肝常有余,肝热易发搐作搦,脉洪实者,为热胜,宜泻青丸。

  • 布荆子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黄荆子之别名,详该条。

  • 重皮

    见《广雅》。为厚朴之别名。详该条。

  • 脉象统类

    见沈氏尊生书条。

  • 淋渫(xiè 屑)法

    外治法。出《圣济总录》。适用于外伤疼痛肿胀之证。用桂附散(《圣济总录》:桂去粗皮、生附子去皮脐、白矾、细辛去苗叶、白芷、五加皮、桑叶)水煎沸,浸洗患处。

  • 伤寒

    ①病名。泛指外感热性病。《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故张仲景《伤寒论》以伤寒命名,即为多种外感病的总称。《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

  • 大头瘟

    病名。瘟疫的一种。见《医方考·大头瘟》。又名大头风、大头痛、时毒、大头伤寒、虾蟆瘟、捻头瘟、大头天行、疫毒等。指以头面部红肿为特征的疫病。多因天行邪毒侵及三阳经络所致。《杂病源流犀烛·瘟疫源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