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济阴要略》:“按荫胎者,由于妊母体质素怯,胎失其养,荫而不长。”即胎萎不长。详该条。
藏于骨腔中的髓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肾主身之骨髓。”参见髓条。
病名。见《医学入门·水肿》。即风肿。详该条。
出《滇南本草》。为金针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艾纳香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审视瑶函》。症与眼弦赤烂同,参见该条。
类中风病因之一。因忧虑过度,肝脾郁结,使气机逆乱而引起的类中风证。
见《广西中草药》。为爬山虎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银海精微》。又名玉翳浮满、玉翳浮瞒、玉翳浮睛。起病多因肝经风热,病久反复者,又属肝肾不足。《银海精微》:“初则红肿赤脉穿睛,渐渐生白翳膜,初起时如碎米,久则成片,遮瞒乌睛,凝结如玉色,名曰
多指湿浊之邪。《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清邪居上,浊邪居下。”《温热论》:“浊邪害清也。”参见湿浊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