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二方。香附四两,乌药、姜黄各二两,炙甘草、木香各五钱。为末,每服二钱,盐汤送下。治中焦气滞,脘腹刺痛。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黄柏药材之一种,详该条。
即暖脐膏第二方,见暖脐膏条。
见《广雅》。为厚朴之别名。详该条。
出《灵苑方》。即桦木皮,详该条。
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头痛》。亦称脑鸣、头响。详该条。
构成口腔的骨骼。如口盖骨、上牙床骨、下牙床骨等。详各条。
《灵枢经》篇名。本文论述病有标本,法有缓急先后的治疗原则,故名。指出先病为本,后病为标;病因为本,证状为标。治疗就有治标、治本、或标本兼治的不同。
【介绍】:见跗阳条。
医方著作。4卷。明·吴崑撰。刊于1584年。本书选录历代常用医方700余首。按疾病分为中风、伤寒、感冒、暑、湿、瘟疫、大头瘟等44类。每类前有短叙,略述选方范畴;方剂后均附方义解说。在明代的方剂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