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旋覆花之别名,详该条。
即黑睛。《灵枢·大惑》:“筋之精为黑眼。”详黑睛条。
即失笑散第一方,见失笑散条。
六经标本之一。《灵枢·卫气》:“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标,在腋内动也。”马莳注:“手太阴肺经之本,在寸口之中,即太渊穴,标在腋内动脉,即中府穴。”
①《千金翼方》卷十六方。山茱萸、炮附子、山药、王荪、肉桂、干地黄、炒干漆、秦艽、炮天雄、白术各半两,狗脊(原书无剂量)。为粗末,每服一方寸匕,食前酒送下,日三次。治风跛痹,偏估,半身不遂,疼痛呻吟。②
见《广西中草药》。为血风藤之别名。
针刺的分部,指皮肉浅层。《难经·七十难》:“初内针,浅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气推内之,阳也。”因皮肤、血脉与心、肺相应,故称。
推拿手法名。即拉法。见该条。
宋代医官职称,官阶从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病名。即兜腮痈。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