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因药服或误服狼毒过量而出现中毒症状者。症见头晕,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可致休克,死亡。冲捣药物可产生接触性皮炎。治疗宜中西医结合。《本草纲目》卷四载有解狼毒毒的药物,如兰汁、盐汁、白敛、杏仁、
病证名。出《灵枢·经脉》。又称阳痿。详该条。
病名。即生于肩井穴处的肿块。出《外科启玄》卷九。多因肩部负重或枕卧冷处,血脉不畅,气血凝聚所致。症为肩部生局限性肿块,亦可破溃流脓血。早期宜用灸法令其消散,或用粉霜点之。
指性味平和的方剂。
《重订通俗伤寒论》方。大戟二钱五分,制皂角三钱,木香二钱,炒黑牵牛子一钱五分,煨甘遂一钱。为细末,用枣肉捣丸,每服三钱,分三次服。第一次葱白煎汤、陈酒送下;第二次莱菔子、砂仁煎汤送下;第三次牛膝、木瓜
见医学便览条。
喜饮热的汤水。属里寒证。宜温中散寒。也见于湿盛或痰湿阻滞的病证,宜燥湿理气或兼化痰。
经穴别名。见《普济方》。即陷谷。见该条。
见医学摘粹条。
维医学著作。毛拉艾外孜·和田尼用阿拉伯文著成于1703年。全书三卷。第一卷四篇,论述维医四物质(火、气、水、土);四属性(热、寒、干、湿);四体液(血液质、粘液质、胆液质、黑胆质);器官学说;素质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