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履素
【介绍】:
见黄承昊条。
【介绍】:
见黄承昊条。
【介绍】:见丁泽周条。
【介绍】:见沈璠条。
书名。即《秘传证治要诀》和《证治要诀类方》的合刊本。195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见《证治准绳·幼科》集二。即泻青丸,见该条。
病名。《喉科紫珍集》上卷:“此症因受湿热郁气,七情所伤而起。初起靠舌根横生,红紫色,青筋直现。”
病证名。见清·佚名《眼科统秘》。大嘴即大眦。即大眦赤脉传睛。详该条。
血气郁积日久产生瘀浊为病。《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张志聪注:“宛陈则除之者,去脉中之蓄血也。”
病证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风赤疮疾。《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由脾脏风热蕴结,两睑似朱涂而生疮,黑睛端然无染,不治便生翳膜。”一般可见眼睑或睑缘红赤起疮及溃烂,痛痒并作。治以祛风清热为主。痒
证名。指黑睛部位病痛。详目痛条。
小儿病理特点之一。小儿肺娇胃弱,最易从口鼻感受病邪而患时行热病。故清·叶天士《幼科要略》提出“六气之邪,皆从火化;饮食停留,郁蒸化热;惊恐内迫,五志动极皆阳”之说,以论证小儿“所患热病最多”。由于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