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黄帝内经素问译释

黄帝内经素问译释

书名。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编。本书将《内经·素问》原文按通行本次序逐篇逐段地予以语译,每段之后附有注释及按语。1959年由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 曲杰·华丹坚参

    【介绍】:清代藏医学家。系藏医北方学派医家,著有《医学通义》一书。

  • 干霍乱

    病名。俗称搅肠痧、斑痧、乌痧胀。指突然腹中绞痛,吐泻不得的疾患。多因冷气搏于肠胃,或邪恶污秽之气郁于胸腹,闭塞经隧,气滞血凝,中气拂乱所致。《诸病源候论·干霍乱候》:“干霍乱者,是冷气搏于肠胃,致饮食

  • 徐悦

    【介绍】:隋代医家。撰有《体疗杂病疾源》3卷,又与龙衔素合著《针经并孔穴蝦蟇图》3卷。均佚。

  • 摇头

    即头摇。见《伤寒论·平脉法》。详头摇条。

  • 树挂

    见《黑龙江中药》。为松萝之别名,详该条。

  • 山黄连

    见《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为白屈菜之别名,详该条。

  • 针灸学

    书名。①江苏省中医学校针灸学教研组编。分经络、腧穴、刺法、灸法、治疗、参考六篇。是参考各种针灸文献及临床教学编写的讲义,对于古代针灸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较系统的整理。1957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②上

  • 鸡蒙眼

    病证名。见《银海精微》。雀目之俗称,详该条。

  • 实呕

    证名。指外邪犯胃、痰饮停滞、宿食不消及气逆火郁所致的呕吐。《景岳全书·实呕证治》:“凡实邪在胃而作呕者,必有所因,必有见证。若因寒滞者,必多疼痛;因食滞者,必多胀满;因气逆者,必痛胀连于胁肋;因火郁者

  • 益胃

    治疗胃虚的方法。如胃气虚寒则温胃建中;胃阴不足则滋养胃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