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鼻流清涕

鼻流清涕

证名。古称鼻鼽。指鼻腔内时流清水样粘液。多由肺卫不固,风寒侵袭鼻窍所致。《中藏经·论肺脏虚实寒热生死顺逆脉证之法》:“肺气通于鼻,和则能知香臭矣,有寒则善咳,……实则鼻流清涕。”《杂病源流犀烛·鼻病源流》:“有鼻鼽者,鼻流清涕不止,由肺经受寒而成也。”症见突然发作,鼻腔作痒,喷嚏不已,鼻塞时流清涕等。治宜宣肺疏散。方用苍耳散温肺止流丹细辛膏等。如反复发作者,加黄芪白术等药。

猜你喜欢

  • 儿晕

    病名。即子痫。高淑濂《胎产方案》:“妊娠口噤,项强手足挛搐,言语蹇涩,痰涎壅盛,不省人事,名曰子痫,即胎风,又名儿晕、儿痉。”详子痫条。

  • 郁氏遗书

    见麻科合璧条。

  • 胃虚喘

    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又称胃气虚喘。指胃气虚耗而致气逆不降的气喘。《医学入门·喘》:“胃虚极则气上逆。”症见抬肩撷肚,喘而不休。多由久病或大病后中气受伤所致。治宜补中气,养胃阴为主,

  • 二花秧

    见《河南中药手册》。为忍冬藤之别名,详该条。

  • 草决明

    ①见《吴普本草》。为决明子之别名。②见《神农本草经》。为青葙子之别名,各详该条。

  • 深痹

    病名。指病在人体较深部位的痹证。《灵枢·九针论》:“八风伤人,内舍于骨解腰脊节腠理之间,为深痹也。”

  • 幼科良方

    见医方全书条。

  • 食后昏困

    病证名。又称饭醉。食入则困倦,精神昏冒欲睡。《东医宝鉴·杂病篇》:“食后昏困,宜用参芪汤、升阳补气汤。”参见饭醉、嗜卧等条。

  • 肠痫

    病名。《备急千金要方》卷五:“肠痫之为病,不动摇。”参痫条。

  • 咀片

    即饮片。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