龈宣
即牙宣。详该条。
即牙宣。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百蕊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高淑濂《胎产方案》,即子痫。详该条。
食疗著作。1卷。明·汪士贤《山居杂志》载此书,题为清漳陈达叟撰。不著时代。所载食品二十种,各系以“赞”,皆粗草具。故曰蔬食。
见《贵州草药》。为雪药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又名附牙痈、牙蜞风。多由阳明胃经火毒郁而不宣,上攻牙龈所致。症见牙龈深处肿起,胀硬,焮红疼痛,甚则肿连腮颊,或发寒热,口臭便秘。《疮疡经验全书》卷一:“牙边生痈者如豆大,此脾胃二经火也。宜用小刀
病名。因药服或误服巴豆过量而出现中毒症状者。症见口咽热痛,面赤,五心烦热,剧烈腹痛腹泻。严重者可致昏迷,黄疸,肾脏损害,甚至休克死亡。治疗宜中西医结合救治。《本草纲目》卷四载有解巴豆毒的药物,如黄连汁
见傅青主女科条。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肚拉之别名,详该条。
见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条。
见《中药志》。为秦皮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