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疡医大全》卷二十五方。铅丹二两,炒铅粉、白蜡各一两,乳香、没药、儿茶、樟脑、松香各三钱,轻粉一钱,血竭五钱,冰片、麝香各五分,铜绿三分,炒地龙粪一两五钱。为细末,先用葱汤洗湿疮口,后掺此药于患处。治
病名。指痢疾之随食随痢者。清·陆子贤《六因条辨》:“伏暑痢色如冻,杂如水谷,肛垂里急,随食随痢,完谷不化,此直肠痢也。”治宜温脾涩肠为主,如桃花汤、赤石脂禹余粮丸、补中益气汤等方。参见痢疾条。
出《本草品汇精要》。为杨梅之别名,详该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八角枫之侧根,详八角枫条。
书名。见《唐书·艺文志》。《宋史》作《历代名医录》。7卷。唐·甘伯宗撰。据《玉海》记载,此书收集“自伏羲至唐,凡一百二十人”。原书已佚,《历代名医蒙求》等书有所引录。
即出针。《素问·离合真邪论》:“候呼引针。”意指待病人呼气时出针。
即资生丸,见该条。
【介绍】:见吴篪条。
指头、腹、足三处。《千金方》卷二十八:“头腹足为三元也。”
见《妇人良方大全》卷十四。即子痫。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