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桠苦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即三丫苦,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即三丫苦,详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方。人参、白术、茯苓、当归、青皮、厚朴、柴胡、黄芩、知母、酒常山、草果、醋鳖甲各八分,肉桂、甘草各三分,生姜三片,大枣三枚,乌梅一枚,桃仁七粒。水煎露一夜,五更空腹服,渣
见《本草纲目》。即玄精石,详该条。
病名。即手心毒。见该条。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过塘蛇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串疽。见该条。
病证名。见《医学纲目》。指分娩后,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常见的有外感、血虚、血瘀、食滞、感染邪毒等。外感多因气血骤虚,卫外不固,外邪乘虚袭入,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肢体疼痛,无汗或咳嗽流涕,治宜养血祛风
见《本草纲目》。即芸薹子,详该条。
【生卒】:十二世纪【介绍】:金代医家。洛州(今河南永年、肥乡一带)人。因科举不中,弃而学医。1149~1152年(天德间)大疫,广平(今河北省属)贫苦群众往往全家染病,李氏救治无数。著有《伤寒纂类》、
见女科证治准绳条。
理筋手法之一。即提弹法。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