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即宽筋藤,详该条。
是全身络脉的约数。《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匕于面而走空窍……”
三十六黄之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四肢烦疼,手足无力,吐逆,不下饮食,渐渐瘦弱。”治用灸烙法,内服大黄汤等方。参见黄疽有关条。
见《普济方》。即绿矾,详该条。·
见《浙南本草新编》。为翅茎香青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材学》。即橘核,详该条。
病证名。①指桂枝汤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证象阳旦。”成无己注:“阳旦,桂枝汤别名也。”《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旁注:“即桂枝汤。”②指桂枝汤证兼见心
同心阳虚。详该条。
见医学初阶条。
病名。见《本草纲目》卷五十下酪。即丹毒。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