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丝带蕨

丝带蕨

《全国中草药汇编》:丝带蕨

药材名称丝带蕨

拼音Sī Dài Jué

别名木莲

来源蕨类水龙骨丝带蕨Drymotaemium miyoshianum (Makino)Makino,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浙江、台湾、广东、湖北、四川、贵州、云南。

功能主治主治劳伤。

用法用量全草3~5钱,泡酒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丝带蕨

药材名称丝带蕨

拼音Sī Dài Jué

别名木兰、木莲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丝带蕨全草

原形态附生草本。根茎短而横走,密被鳞片,鳞片卵圆形,渐尖或披针形。叶近生,肉质,几无柄;长线形,长30~50厘米,宽2~3毫米,光滑无毛,基部有关节,节与根茎相连;上面中脉下凹,网状脉隐没于叶肉中,下面沿中脉两侧各有一条着生孢子囊的小纵沟。孢子囊群长线形,无囊群盖。孢子期6~10月。

生境分部附生于树上。分布浙江、湖北、广东以及西南等地。

功能主治治小儿惊风,干燥全草五至六钱。水煎,加白糖少许冲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丝带蕨

药材名称丝带蕨

拼音Sī Dài Jué

英文名Miyoshi Drymotaemium

别名木兰、木莲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丝带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motaenium miyoshianum(Makino)Makino[Taenitis miyoshiana Makino]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30-50cm。根茎长而横生,有网状中脉,被卵圆形或披针形鳞片,鳞片粗筛孔状,有锯齿。叶近生,近于无柄;叶片线形,长30-50cm,宽2-3mm,基部以关节着生;上面中脉下凹,中脉网状,隐藏于叶肉中,具少数内藏细脉。孢子囊群线形,着生于中脉两侧各1条纵沟中,靠近中脉,幼时有盾状隔丝覆盖,有粗筛孔;孢子囊的环带由14(-16)个细胞组成,孢子椭圆形。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2500m的林中树干或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安徽、浙江、台湾、湖北、西藏等地。

性味甘;凉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熄风;活血。主小儿惊风;劳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8g;或浸酒。

临床应用干燥全草五至六钱。水煎,加白糖少许冲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寄居蟹

    《全国中草药汇编》:寄居蟹药材名称寄居蟹拼音Jì Jū Xiè别名真寄居蟹、寄居虾、寄居虫、寄生虾、海寄生来源甲壳纲寄居虾科寄居蟹Eupaqurus bernhardus,以去螺壳

  • 花生油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生油药材名称花生油拼音Huā Shēnɡ Yóu来源豆科落花生属植物落花生Arachis hypogaea L.的种子榨出的脂肪油。性味淡,平。功能主治润肠通便。用于蛔

  • 厚朴花

    《中国药典》:厚朴花药材名称厚朴花拼音Hòu Pò Huā英文名FLOS MAGNOLIAE OFFICINALIS来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 金刚大

    药材名称金刚大拼音Jīn Gānɡ Dà来源药材基源:为百部科植物黄精叶钩吻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oomia japonica Miq.[C.kiushiana Makino]采收和储藏

  • 三叉苦

    药材名称三叉苦拼音Sān Chā Kǔ别名三桠苦、小黄散、鸡骨树、三丫苦、三枝枪、三叉虎来源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三叉苦Evodia lepta (Spreng.)Merr.,以根及叶入药。全年可采,根洗

  • 黄瓜藤

    《中药大辞典》:黄瓜藤药材名称黄瓜藤拼音Huánɡ Guā Ténɡ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茎。6月采。阴干或鲜用。性味①《四川中药志》:"性平,味淡,无毒

  • 薏苡仁

    《中国药典》:薏苡仁药材名称薏苡仁拼音Yì Yǐ Rén英文名SEMEN COICIS别名薏苡、苡米、薏仁米、沟子米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 L.

  • 水罗伞

    药材名称水罗伞拼音Shuǐ Luó Sǎn别名野京豆、虾须豆、千花豆、大罗伞、坩草[广西]来源豆科水罗伞Fordia cauliflora Hems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辛

  • 犁头尖

    《全国中草药汇编》:犁头尖药材名称犁头尖拼音Lí Tóu Jiān别名犁头七、犁头草、土半夏[福建、广西、云南]、三步镖、三角蛇、坡芋、老鼠尾、小野芋、野附子、小独角莲来源天南星科

  • 香橼露

    药材名称香橼露拼音Xiānɡ Yuán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橼或香圆的果实之蒸馏液。原形态植物形态参见"香橼"条。性味淡。功能主治消痰逐滞,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