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形容微微汗出之状。
推拿手法名。见曹锡珍《中医按摩疗法》。即抖法。详该条。
与阳相对的一类事物或性质。参见阳条。
病名。《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六:“人先天地痛,忽被鬼邪所击,当时心腹刺痛,或闷绝倒地,如中恶之类。其得差之后,余气不歇,停住积久,有时发动,连滞停住,乃至于死。死后注易傍人,故谓之鬼疰也。”可选用犀角散
《医学入门》卷七方。地骨皮、黄芪、白芍药、黄芩、白术、茯苓、人参、甘草、当归、防己、肉桂各一两,苍术一斤,防风三两。水煎分服,一日内服完。治阴症痈疽,毒蕴于中者。
病名。见《外科启玄》卷九。即烫火伤。详烧伤条。
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即小儿浮肿,详该条。
病证名。即音嘶。指声嘶因于风冷所伤。《诸病源候论》卷二:“中冷声嘶者,风冷伤于肺之所为也。肺主气,五脏同受气于肺,而五脏有五声,皆禀气而通之。气为阳,若温暖则阳气和宣,其声通畅。风冷为阴,阴邪搏于阳气
病证名。伤酒头痛的别称。见《证治要诀·诸痛门》。详伤酒头痛条。
须色华美。《灵枢·五音五味》:“美须者阳明多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