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蜀本草》。为槐耳之别名,详该条。
解剖部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鼻柱。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虎耳草之别名,详该条。
①六淫病邪中的寒、湿等。与风、暑、燥、火等阳邪相对而言,性质属阴,致病每阻滞气化活动,故名。②指侵犯阴经的邪气。
系指耳轮之垂下处。即耳垂。
渴之俗称。详渴条。
【介绍】:见黄元御条。
出《神农本草经》禹余粮条。即经闭。详该条。
【生卒】:919~990【介绍】:宋代医官。临津(今河北临津)人。曾在后周任翰林医官。963年宋政府太常寺考试医官,以刘翰为优。972年任尚药奉御。于973年奉命与马志、翟煦、张素、吴复珪、王光祐、陈
即黑神散第一方,见黑神散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