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五谷虫

五谷虫

《中药大辞典》:五谷虫

药材名称五谷虫

拼音Wú Gǔ Chónɡ

别名蛆(《集韵》),谷虫(《本草求真》),水仙子(《药材资料汇编》)。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丽蝇科昆虫大头金蝇或其它近缘昆虫的干燥幼虫。7~9月间收集,装入布袋,在流水中反复漂洗,使虫体内容物排除尽净,然后晒干。

性状干燥虫体,扁圆柱形,头部较尖,长1~1.5厘米,宽2~3毫米。黄白色,有的略透明。质松脆易碎,断面多空泡。以体轻、干净、谈黄白色、无臭味者为佳。

炮制拣净杂质,簸净泥土,用文火炒至微黄色。

性味咸,寒。

①《纲目》:"寒,无毒。"

②《本经逢原》:"苦,寒,无毒。"

③《要药分剂》:"味甘咸,性寒,无毒。"

归经入脾、胃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经。"

②《本草求真》:"专入肠、胃。"

功能主治清热,消滞。治疳积腹胀,疳疮。

①《本草蒙筌》:"治小儿疳胀。"

②《纲目》:"治小儿诸疳积、疳疮,热病谵妄,毒痢作吐。"

③《医林纂要》:"健脾化食,去热消疳。"

④《本草求原》:"治臁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搽敷。

复方①治一切疳疾:㈠六月取蛆,淘净,入竹简中封之,待干研末。每服一、二钱,入麝香,米饮服之。㈡蛆蜕,米泔逐日换浸五日,再以清水换浸三日,晒焙为末,入黄连末等分,每半两入麝香五分,以獖猪胆汁和丸,黍米大。每服三、四十丸,米饮下。(《圣济总录》)

②治热痢吐食,因服热药而致者:蛆,流水漂净,晒干为末。每服一钱,米饮下。(《纲目》)

③治唇疔:五谷虫,研末,香油调敷。(《本草便读》)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五谷虫

药材名称五谷虫

拼音Wú Gǔ Chónɡ

英文名worm of all sorts grains

别名蛆、谷虫、水仙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丽蝇科动物大头金蝇及其近缘动物的幼虫或蛹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rysomyia megacephala(Fabricius)

采收和储藏:7-9月间收集,装入布袋,在流水中反复漂洗,使虫体内容物排除尽净,然后晒干。

原形态大头金蝇,成虫绿蓝色,头顶部黑色。头部宽,复眼大,深红色。角角褐色。胸腹部带有紫色光泽。幼虫成熟时黄白,前端尖细,后端截平,体表有由小棘形成的环,后气门略高出表面,较偏于上方,气门环不完全,后气门间距不大于后气门的横径;;前气门具有10-13个指状突起。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成蝇夏季发生最多,喜居户外,喜食甜品、瓜、果、新鲜粪便、腥臭物质。幼虫孳生在稀的人粪垃圾、腐败物质中,食粪及腐烂动物。以蛹越冬,主要在茅厕或粪坑附近土表下面。

资源分布:全国均有分布。

性状干燥虫体,扁圆柱形。头部较尖,长1-1.5cm,宽2-3mm。黄白色,有的略透明。质松脆易碎,断面多空泡。以体轻、干净、淡黄白色、无臭味者为佳。

化学成分含生物碱、油脂、蛋白质及氨基酸。

药理作用1.平喘作用,分别腹腔注射40%五谷虫乙醇提取物4ml和采用离子交换法从五谷虫提取所得的总氨基酸2.4ml,对豚鼠吸入磷酸组胺诱发的“哮喘”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五谷虫乙醇提取物和五谷虫总氨基酸粗提取物对组胺所致的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痉挛均有明显的解痉作用。实验结果初步认为,五谷虫所含的总氨基酸是平喘的有效成分。

2.对肠平滑的作有,五谷虫乙醇提取物和五谷虫总氨基酸粗提取物对组胺所致离体家兔和豚鼠的回肠平滑肌痉挛均有明显的争痉作用。

3.毒性,五谷虫的毒性小,按36g/kg(相当于人的450倍)给小鼠灌胃,无任何毒性反应,观察3天无死亡。

炮制取原药材,除杂质,筛去屑。

性味味咸;甘;性寒

归经脾;胃

功能主治健脾消积;清热除疳。主疳积发热;食积泻痢;疳疮;疳眼;走马牙疳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3-5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本草用法研究》:“脾胃虚寒无积滞者勿用。”

各家论述1.《本草蒙筌》:治小儿疳胀。

2.《纲目》:治小儿诸疳积、疳疮,热病谵妄,毒痢作吐。

3.《医林纂要》:健脾化食,去热消疳。

4.《本草求原》:治臁烂。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竹叶兰

    《中药大辞典》:竹叶兰药材名称竹叶兰拼音Zhú Yè Lán别名黄竹参(《贵州药植目录》),竹叶参(《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贵州药植目录》来源为鸭跖草种植物紫背鹿衔

  • 莲状绢毛菊

    药材名称莲状绢毛菊别名条参、条条参来源菊科莲状绢毛菊Soroseris rosularis (Diels) Stebb.,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功能主治补益气血。主治贫血,病后体虚。用法用量1~3钱

  • 大叶山桂

    药材名称大叶山桂拼音Dà Yè Shān Guì别名大山桂、三条筋、胶桂、鸭母桂、土肉桂来源为樟科樟属植物钝叶桂Cinnamomum obtusifolium (roxb.) Nees,以树皮入药。四

  • 杉材

    药材名称杉材拼音Shān Cái别名杉材木出处杉材始载于《别录》。1.《本草图经》云:“杉材旧不着所出州土,今南中深山中多有之,木类松而劲直,叶附枝生,若刺针。”2.《本草衍义》曰:“杉,其干端直,大

  • 朱砂菌

    药材名称朱砂菌拼音Zhū Shā Jūn别名橘皮蕈、胭脂菰、胭脂栓菌出处吴林息园《吴蕈谱》载:“橘皮蕈,红如橘皮,味亦带辣。”即指多孔菌科栓菌属红栓菌,而其变种外形及生境分布与正种基本相同,因此也应当

  • 雀梅藤

    《中药大辞典》:雀梅藤药材名称雀梅藤拼音Què Méi Ténɡ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雀梅藤的嫩枝叶。原形态雀梅蓐,又名:对节刺、对角刺、碎米子、沙穷勒、米

  • 芥菜

    《中药大辞典》:芥菜药材名称芥菜拼音Jiè Cài别名芥(《仪礼》),大芥(《方言》),雪里蕻(《野菜笺》),皱叶芥(《纲目》),黄芥(《中药志》)。出处《千金·食治》来

  • 鹌鹑

    《全国中草药汇编》:鹌鹑药材名称鹌鹑拼音ān Chun来源雉形目雉科鹌鹑Coturnix coturnix (L.),以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功能主治补中气,强筋骨,止泻痢。主治小儿疳积,下痢,

  • 香秋海棠

    药材名称香秋海棠拼音Xiānɡ Qiū Hǎi Tánɡ别名铁米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短茎秋海棠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handelii Irmsch.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

  • 方榄

    药材名称方榄拼音Fānɡ Lǎn别名三角榄。出处方榄始载于《纲目》橄榄条下,云:“又有一种方榄,出广西两江峒中,似橄榄而有三角或四角…”所述与本种相符。来源药材基源:为橄榄科植物方榄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