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三部九候诊法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黑带。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即胞宫。详该条。
见《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即大健脾丸,见该条。
病名。又叫横痃。《外科正宗》卷二:“近之生于小腹之下,阴毛之旁结肿名曰横痃,又名外疝是也。”见横痃条。
病证名。白喉假膜位于喉、气管、支气管者,大多由咽白喉向下蔓延而来。表现为喉梗阻症状,开始声音嘶哑,咳声如吠,甚至失音,继则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严重时口唇紫绀,三凹征;甚至昏迷、窒息,兼有发热。多为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秋枫木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热邪内扰,热伤冲任,导致崩下赤色,并见小腹疼痛,古称阳崩。宋·齐仲甫《女科百问》四十二问:“受热而赤者,谓之阳崩。”宜用胶艾汤。
神志清醒而言语错乱,但说后又自知讲错。多因心气虚,精神不足所致。
见《广西中药志》。为黄花母之别名,详该条。
①手的大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灵枢·经脉》:“大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②足趾。《素问·厥论》:“故阴气胜,则从五指至膝上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