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伤寒表证

猜你喜欢

  • 背缝

    经外奇穴名。见《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位于肩胛部,腋后纹头直上,与第四胸椎棘突相平处。主治肩背疼痛。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 绿水灌珠

    病名。清·佚名《眼科捷径》:此病“绿水灌瞳人,与风绿障相同”。详绿风内障条。

  • 阑尾二号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遵义医学院)。红藤60克,三棵针30克,大黄(后下)、牡丹皮、川楝子各15克,芒硝(冲)6克。水煎服,日二剂,分四次服,症状减轻后改为每日一剂,分二次服,在急性炎症消失后,

  • 阴虚牙痛

    病证名。因肝肾阴虚所致的牙痛症。见虚火牙痛条。

  • 清心牛黄丸

    《证治准绳·类方》第八册方。胆南星、黄连各一两,牛黄二钱,当归身、甘草、朱砂各半两。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绿豆大,每服五十丸,临卧唾津咽下。治舌纵口角流涎不止,口目斜,手足痿软。

  • 养形

    养生术语。是指保养身体,使之健壮不衰。《庄子·刻意》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巳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调息、导引等是古代养形的重要方法。

  • 折肱漫录

    医话著作。6卷(一作7卷)。明·黄承昊撰。初刊于1635年。黄幼年多病,自称“凡方书所载之症十患四五,本草所载之药亦十尝四五。”遂取“三折肱成良医”之义,题名为《折肱漫录》。书中记录了黄氏亲身阅历,分

  • 死蛾核

    病名。指喉核肿大而色淡红触之坚硬者。《咽喉经验秘传》:“此症核强而硬也。因胃中有实火,膈上有稠痰,色白者是也,红者非。”参见乳蛾、石乳等条。

  • 交骨

    ①推拿穴位。出《推拿仙术》。一手有两穴,分别位于腕部阴池和阳池旁。治急慢惊风。《厘正按摩要术·取穴·阳掌图注》:“掌根上为阳池,下为阴池,二池旁为交骨。”②指妇女的骶尾关节部。参见交骨不开条。

  • 才蓬多吉

    参见舒卡·年姆尼多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