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滇南本草》。为狗筋蔓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顾金寿条。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铺地蜈蚣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系指牙齿干燥失泽。《疫痧草》卷中:“火灼液亏是以齿干。”多由胃热炽盛,火灼津伤,或疫喉、痧疹未透,热毒内炽,上炎齿牙,或阴虚火灼牙齿所致。治宜清胃泻热,或养胃生津,或滋阴降火。方可选用清胃散、清
《目经大成》卷三方。玄参、桑白皮、枳壳、黄连、杏仁、旋复花、防风、黄芩、白菊花、葶苈子。水煎服。治肺热气滞而致的白睛肿胀,日夜疼痛。
《医醇賸义》卷三方。茵陈、玉竹、石斛各三钱,天花粉、茯苓、萆薢、葛根各二钱,栀子一钱半,陈皮、半夏各一钱,薏苡仁一两。水煎服。治平日嗜饮,湿火熏蒸而致的酒疸,面目发黄,黄甚则黑,心中嘈杂,小便赤涩。
【介绍】:元代医生。生平不详,与赵素合撰《订补风科集验方》二十八卷。
见素问灵枢合注条。
白苔中心渐黄的舌象。为表邪传里之候。若白苔为主,微黄而润者,表证未罢,仍当解表;若黄苔多而焦干者,邪已入里,宜清热或攻下(见《伤寒舌鉴》)。
外治法名称。又名烙铁法。此法宜用于乳蛾、喉瘤等病。先以消毒之小手术刀,于瘤体或乳蛾上轻轻割划预定的治疗部位(亦可不割划)。再根据乳蛾、喉瘤体之大小,选择大小不同之烙铁,先在酒精灯上烧红,蘸香油少量,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