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咳嗽在白天轻而入夜加剧。多因久咳后阴虚血少所致。《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日轻夜重咳,血少也。宜二陈汤多加当归。”或用六味丸加二冬以滋化源等。参见夜嗽、咳嗽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了哥王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见《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位于肩胛骨下角处。主治咳血,肋间神经痛,肺炎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病名。又名鬼箭。①《医略六书·杂病证治》:“鬼箭风:遍身疼痛如钻,或偏手足如刺,俗名鬼箭。实由营卫空疏,腠理不密,贼风乘间入客经络,营卫不通,与邪相搏而病。”参见痛风、历节风条。②行痹的别称。见《杂病
【介绍】:参见唐椿条。
病证名。癖疾之一。见《普济方》卷三百九十一。指食滞不化,积聚成癖,潜匿于右胁间者。其癖按之若无物,有时而痛,如觉有物,外症寒热如疟,多惊叫。宜以消食化癖为治。参见乳癖条。
见《经验方》。即椿白皮,详该条。
病名。瘟疫见两足痿软者。一名湿温症。《杂病源流犀烛·瘟疫源流》:“软脚瘟,即湿温症,便清泄白,足肿难移是也。”治宜苍术白虎汤、增损双解散、升降散等方。不可轻下。参见瘟疫、湿温条。
【介绍】:见陈仕贤条。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见《证治准绳·杂病》。即火廓。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