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之别名。《东医宝鉴》卷二:“神庐者,鼻也,乃神气出入之门户也。”详鼻条。
脚气病之一。见《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指脚气之足膝不肿者。因素体阴虚内热,湿热、风毒之邪从热化,伤及营血,筋脉失养所致。症见足胫无力,麻木痠痛,挛急,脚不肿而日见枯瘦,饮食减少,小便热赤,舌红,脉弦数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锦地罗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宁国(今安徽宁国)人。字国器。以儒为业,兼行医,年近百岁耳目聪明,乡人称“不老仙”。
病名。《世医得效方》卷十:“眼白人浑黑,见物依旧,毛发直如铁条,虽能饮食,不语如醉,名曰血溃。用五灵脂为末,二钱,酒调下。”
骨名。眉棱骨的简称。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白接骨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风毒入耳而引起的发热化脓性疾患。清·张石顽《伤寒绪论》:“风温时毒,先犯少阳,续感暴寒而发,乃太少两阳合病,状类伤寒,以其两耳发黄。”初起常有发热,头痛,耳痛,耳聋;婴儿表现烦躁不安,数日后鼓
经外奇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掖门。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