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假地豆

假地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假地豆

药材名称假地豆

拼音Jiǎ Dì Dòu

别名异叶山蚂蝗、田吊子、血筋草、拐仔草、铺地藤、乌蝇羽

来源豆科假地豆Desmodium heterophyllum (Willd.)DC.,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部福建、台湾、江西、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

性味淡,凉。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散瘀消肿。主治泌尿系结石,跌打瘀肿,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1~2两,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假地豆

药材名称假地豆

拼音Jiǎ Dì Dòu

别名假番豆

出处《陆川本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密子豆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亚灌木状草本。茎柔弱,成丛,卧地或扩展,被毛,长30~60厘米。3出复叶;具小托叶;小叶近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1~3厘米,侧生小叶常较小或有时缺,先端钝,两面均被紧贴的柔毛。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疏离;小苞片卵形,膜质,锥尖,被毛及有线条;花柄被毛,长为萼的2~3倍;萼长约2毫米,钟形,5深裂,上面2裂齿合生为一;花冠淡紫色,长约4毫米,旗瓣圆形,翼瓣与龙骨瓣连着;雄蕊2体;子房无柄,花柱内曲,柱头头状。荚果矩圆形,膨胀,长6~10毫米,稍被毛,有很细的横脉纹,成熟后变为黑色。种子6~8颗,肾形。花期8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边及屋边草地。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

性味性凉,味淡。

功能主治消肿解毒,清热利水。治小便癃闭,砂淋,白浊,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岩椒草

    《中药大辞典》:岩椒草药材名称岩椒草拼音Yán Jiāo Cǎo别名臭节草(《植物名实图考》),松风草(《植物学大辞典》),石胡椒、臭沙子(《四川中药志》),猩锈臭草、臭草、苦黄草、大羊不食

  • 岩白菜素

    药材名称岩白菜素英文名BERGENINUM性状本品为白色疏松的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遇光或热渐变色。本品在甲醇中溶解,在水或乙醇中微溶。熔点:取本品,在130℃干燥后,依法测定(附录ⅦC)

  • 榕须

    《中药大辞典》:榕须药材名称榕须拼音Rónɡ Xū别名半天吊(《生草药性备要》),吊风根、榕树须(《岭南采药录》),榕树吊须(《广东中药》)。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桑科植物榕树的气根。全年可

  • 石油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油菜药材名称石油菜拼音Shí Yóu Cài别名石苋菜、肥奴奴草来源荨麻科冷水花属植物波缘冷水花Pilea cavaleriei Levl.,以全草

  • 高山黄华

    《全国中草药汇编》:高山黄华药材名称高山黄华拼音Gāo Shān Huánɡ Huá来源豆科野决明属植物高山黄华Thermopsis alpina Ledeb.,以根、花及果实入药

  • 刺果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果藤药材名称刺果藤别名大胶藤、牛蹄麻、鸡冠麻来源梧桐科刺果藤Buettneria aspera Colebr.,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云南。性味涩、微苦,微温。功能主治祛

  • 梨果榕

    《全国中草药汇编》:梨果榕药材名称梨果榕别名舶梨榕、水石榴、梨状牛奶子来源桑科梨果榕Ficus pyriformis Hook. et Arn.,以茎入药。生境分部湖南、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性味涩

  • 蓼大青叶

    《中国药典》:蓼大青叶药材名称蓼大青叶英文名FOLIUM POLYGONI TINCTORII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 Ait.的干燥叶。夏、秋二季枝叶茂盛时采收

  • 无花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无花果药材名称无花果拼音Wú Huā Guǒ别名文先果、奶浆果、树地瓜、映日果、明目果、密果来源为桑科榕属植物无花果Ficus carica L.的果实,其根及叶也入药。

  • 山棯根

    药材名称山棯根拼音Shān Shěn Gēn别名岗棯根(《全展选编·传染病》)。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桃盆娘科植物桃金娘的根。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甘,微酸,性子。①广州部队《常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