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笔筒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石椒草之别名,详该条。
稸,同蓄。积聚。《素问·五常政大论》:“其动濡积并稸。”
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即樟木,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正宗》卷四。即疠风。见该条。
指热极似寒的一种反常表现。病的本质属热,因邪气深伏于里,阳气被遏,不能外透,表现为四肢厥冷,脉象沉伏或服寒药不纳等假寒症状。但病人心胸烦热,腹部扪之灼热,身大寒而反不欲近衣等反映热盛本质的证候。《医宗
推拿穴位名。即黑筋,具体详该条。
遶,音义同绕。出《针灸集成》。即肠绕,见该条。
《普济方》卷三百一十九方。柴胡、麦门冬、炒桃仁、赤芍药、干地黄、鬼箭羽各一两,人参、琥珀、地骨皮、白术、炒枳壳、桔梗、当归各三分,鳖甲(醋炙)二两,麝香一分。为末,用益母草汁、青蒿、童便各一升,生姜三
【介绍】:宋代医生。编有《婴儿病证幼幼方论》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