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六腑腹胀

六腑腹胀

病证名。指腹胀属于腑气失调引起者。《症因脉治》卷三:“六腑腹胀之症,胸前胀满,妨于饮食,胃胀也。肠鸣而痛,濯濯有声,大肠胀也。小便时赤,小腹胀满,小肠胀也。气癃溺涩,少腹胀急,膀胱胀也,气满肤中,空空然响,三焦胀也。胁肋作痛,口苦太息胆胀也。此六腑腹胀之症也。”多因饮食不节,酿痰成积,湿热壅阻,气滞不通所致。治宜通调腑气为主。胃胀者,宜平胃散:大肠胀者,枳壳化滞汤导痰汤;小肠胀者,木通饮;膀胱胀者,五苓散;三焦胀者,枳壳青皮饮;胆胀者,柴胡清肝饮等方。参见腹胀条。

猜你喜欢

  • 长颊

    见长频条。

  • 药瓜

    见《四川中药志》。为栝楼之别名,详该条。

  • 悲焦声

    听声知病之一。见《证治准绳·幼科》:“声悲焦有躁,恐怖欲生风。重浊声沉静,疳攻耳心聋。”

  • 人尿白

    见《四川中药志》。即人中白,详该条。

  • 立退丸

    《审视瑶函》卷三方。又名定志丸。人参二钱,天门冬、炒石菖蒲、远志、麦门冬、予知子各一两,茯苓二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朱砂二钱为衣,每服一钱五分,茶水或开水送下。治目珠突出。

  • 太医院经历

    元代医官职称。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共2人,官阶从七品。

  • 赵卿

    【介绍】:唐代民间医生。善医,尤长于治疗眼疾。《北梦琐言》记载他为一少年治疗眼疾,用酱酢芥醋等治愈。

  • 胎水

    ①指羊水,即养胎之水。②指胎水肿满。《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妊娠亦有身肿满,心腹急胀者,名曰胎水。”

  • 啼哭声

    听声知病之一。见《证治准绳·幼科》。但哭无声只是惊,多啼不哭痛分明。声轻颤嘎风痫病,速缓声频吐泻成。

  • 病名。《素问·疟论》:“夏伤于暑,秋必病疟。”又:“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慄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冷饮。”即疟疾,详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