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纂要
见冯氏锦囊秘录条。
见冯氏锦囊秘录条。
见中国医籍考条。
《疫喉浅论》卷下方。杏仁、桑叶、牡丹皮、连翘、甘草、天花粉、浙贝母、石膏、牛蒡子。水煎,兑橄榄汁半酒盅服。治疫蒸气分,咽喉红肿,上有细碎白点,身热有汗,口渴唇燥,心烦脉数;或秋燥熏蒸,致咽喉燥痛者。
①古代对性生活和有关性医学知识的统称,又名“房中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书《天下至道谈》等已记载了有关房中术的内容,《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著录《容成阴道》等“房中八家”。房中虽包涵有性医学知识,但也混
见幼幼集条。
出《灵枢·经脉》。即髌骨。又名伏兔骨,俗称膝盖骨。
指小肠。心为火脏,小肠与心相表里,故称小肠为“火府”。
见邹氏纯懿庐集条。
见素女脉诀条。
病证名,出《圣济总录·小儿门》,为疳劳的证候。《世医得效方》:疳劳“咳喘不定,虚汗骨蒸,渴而复泄,乳食迟进。”《婴童百问·疳伤、疳劳》:“盗汗骨蒸,嗽喘枯悴。”《证治准绳》集之八:疳劳“即疳热而骨蒸,
与囟、通。《素问·至真要大论》:“热反上行,头项颤顶脑户中痛。”详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