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内经遗篇病释

猜你喜欢

  • 边头风

    病名。①指患乳蛾同时并发剧烈头痛者。《重楼玉钥》卷上:“此症一边头痛如破,或左右红肿如核(指乳蛾)。……惟下元虚者,多致此疾。”②指内科头痛症之偏于一侧者。

  • 里虚证

    证名。指脏腑阴阳气血虚衰所出现的证候。《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尺中脉微,此里虚。”《金匮要略·血痹虚劳脉证并治》:“男子面色薄,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症见少气懒言,心悸神疲,头

  • 医学入门

    综合性医书。明·李梴编撰。刊于1575年。本书以《医经小学》为蓝本,参考诸家学说分类编纂而成。内容包括医学略论、医家传略、经穴图说、经络、脏腑、诊法、针灸、本草、外感病、内伤病、内科杂病、妇人病、小儿

  • 虚聋

    耳聋的一种。指因虚证而致听力减退或消失者。《圣济总录》卷一百十四:“虚聋者肃肃作声。”《丹溪心法·耳聋》:“又有耳触风邪,与气相搏。其声嘈嘈,眼见光,为之虚聋。”多由肾虚气血亏耗,或病后风邪乘袭所致。

  • 脑盖

    ①头部覆盖包围脑髓的骨骼部分。主要由左、右顶骨和部分额骨、枕骨构成。②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络却。见该条。

  • 王拳

    【生卒】:十五世纪初【介绍】:明代民间著名医生。大河(今江苏淮安)人。精于外科,子孙共六代都是外科医生,当时称为“大河外科”。并有《大河外科》一书传世。

  • 脑缝

    头部颅骨相互吻合之齿状缝线。脑缝线包括:顶骨与额骨吻合的缝线称冠状缝;顶骨与顶骨吻合的缝线叫顶缝;顶骨与枕骨吻合的缝线叫人字缝;顶骨与颞骨吻合的缝线叫顶颞缝;蝶骨与额骨吻合的缝线称蝶额缝;枕骨与乳突吻

  • 瘭疽

    病名。①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又名蛇瘴、虾眼、南方称著毒。由外伤染毒入于肌肤筋骨所致,或脏腑火毒凝结而成。其证随处可生,好发于手、足指端。《外科大成》卷四:“瘭疽……初出红点,次变黑色,小者如黍

  • 跟疽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六。即土栗。详该条。

  • 诊要经终论篇

    《素问》篇名。讨论诊察要道与十二经脉终绝的情况,故名。本篇内容重点有二:一是诊察要道,说明了天地四时与人体发病及针刺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强调“治不本四时,必内伤于五藏”的不良后果;另一是讨论十二经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