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亡津液。详该条。
指风寒病邪内郁于肺而致的喘急。《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肺主皮毛,一受风寒,内闭肺气,则气逆不降,呼吸气急,故作喘也。”发热无汗者,宜以华盖散,汗而散之;若肺气本虚,外复为风寒所伤者,宜以参苏
经外奇穴名。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位于鼻孔内上端,鼻粘膜上。主治晕厥,目赤肿痛,中暑等。点刺出血。
【生卒】:十七世纪初【介绍】:明代医生。字德甫,号赤诚。歙县(今安徽歙县)人。幼时学儒,后学医,游历江苏、湖北、安徽等地,与名家讨论医术,著有《医宗粹言》一书。
出《灵枢·五色》。即子宫。《类经》卷五《色藏部位脉病易难》注:“子处,子宫也。”
见《山东中草药手册》。为苍耳之别名,详该条。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卷八十八方。炒无名异、炒木耳、大黄各五钱。为细末,蜜水调涂患处。治跌打损伤,肿硬疼痛。
病证名。出《千金要方》卷五。是一种较轻的出疹性传染病。多见于五岁以下的婴幼儿,流行于冬春季节。疹点细小淡红,出没较快,退后无落屑及疹痕,因其症状如痧子,故又名风痧。主要由于外感风热时邪,郁于肌表,发于
针的异体字。详针石条。
即疫疠之气。见疠、戾气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