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疡科准绳》卷四。即外踝疽。详附骨疽。
见《江西草药》。为土大黄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图经》。为山楂之别名,详该条。
《医醇賸义》卷三方。当归、茯苓、桑皮各二钱,白术、枳壳、橘红、半夏、厚朴、砂仁、青皮各一钱,薏苡仁四钱,苏子一钱五分,生姜三片。水煎服。治三焦咳,咳而腹满,不欲饮食,使人多涕吐,面浮气逆。
病证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小儿初生牙龈红肿,状如两龈重叠。多由于口腔不洁,感染秽毒,加以素体肠胃有热,故循经上熏牙龈所致。症见牙龈红肿,经常啼哭,不能吮乳,面赤唇红,口涎外流,舌苔黄干,指纹紫滞
见《广西中草药》。为通城虎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医方药学》。即玉米轴,详该条。
见《疡医大全》卷七。即提毒丹,见该条。
见《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为白花夏枯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材学》。为芜荑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