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清代医家。字养吾。桐乡(在安徽桐城北)人,长于眼科,撰《银海指南》一书(1810年刊行),结合自身经验,参照古书,用方多宗张景岳,用药宗徐之才。
见《中国药典·一部》1977年版。为山枝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千金要方》卷四。亦名带五色俱下、带下五色。指从阴道流出杂色秽浊的液体。多因湿热蕴结下焦,积瘀成毒,损伤冲任带脉所致。症见五色秽浊之液从阴道流出,或有恶臭气味,绵绵不断。治疗见湿毒带下条。临
①又称常脉。即正常的脉象。亦即脉来有胃气、有神、有根。②即辨别脉象。
出《神农本草经》。即白茅根,详该条。
见《江西草药》。为滴水珠之别名,详该条。
见《景岳全书·妇人规》。即血热经行先期。详该条。
①经外奇穴名。见《经外奇穴汇编》。位于手背第二、三掌骨小头向后方之凹陷处。主治项强。直刺0.5~0.8寸。②落枕穴别名,见该条。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粤万年青之别名,详该条。
见《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即白术汤第一方,见白术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