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即齿衄。详该条。
见《滇南本草》。为眼子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浮萍之别名,详该条。
即一孕生三婴。
证名。指肢体、筋脉弛缓无力。《灵枢·口问》:“胃不实则诸脉虚,诸脉虚则筋脉懈惰,筋脉懈惰则行阴用力,气不能复,故为嚲,因其所在,补分肉间。”《类经·疾病类》:“嚲,释曰:下垂貌。”参手足嚲曳条。
指神气的耗散与恢复。《灵枢·九针十二原》:“观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
方书。秦伯未、张赞臣编。此书汇选常用内服、外用丸、散、膏、丹、药酒、动物胶、花露、曲类中成药259种,每方介绍处方、制法及适应症。简明扼要,切合实用。1955年由上海中医书局出版。
外感病邪化热入里,邪气盛正气足时所表现的证候。如高热、烦渴引饮、便秘或腹痛拒按、尿黄赤,苔黄干,脉数实等。治以清泻实热为大法。参见实热证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生于频骨尖高处的一种疔疮,证治同疔疮。
见《重订通俗伤寒论》。即五仁丸作汤剂。治证同。见五仁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