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化积丸

化积丸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四:化积丸

药方名称化积丸

处方三棱莪术阿魏浮石香附雄黄槟榔苏木瓦楞子五灵脂

制法上为末,水泛为丸。

功能主治治诸积。

用法用量每次3~6克,温开水送下。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四

方出《丹溪心法》卷三,名见《济阴纲目》卷五:化积丸

药方名称化积丸

处方黄连1两半(一半用吴茱萸炒,去茱萸;一半用益智炒,去益智),山栀(炒)半两,川芎半两,三棱半两,莪术(醋煮)半两,神曲半两,桃仁(去皮尖)半两,香附(童便浸)1两,萝卜子(炒)1两半,山楂1两。

制法上为末,蒸饼为丸服。

功能主治食块,死血、痰积成块,在两胁动作,腹鸣嘈杂,眩晕身热,时作时止。

用法用量口服。

各家论述济阴纲目》汪洪笺释:此方以茱萸制连而治左,以益智制连而治右,以山栀治块中之火,其余破气消食散血,诚稳当药也。

摘录方出《丹溪心法》卷三,名见《济阴纲目》卷五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化积丸

药方名称化积丸

别名化痞丸

处方三棱莪术阿魏、海浮石瓦楞子香附雄黄五灵脂苏木

功能主治诸气内痛,痞积疼痛。

用法用量化痞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大同方):化积丸

药方名称化积丸

处方二丑4两,三棱1两,莪术1两,槟榔1两,茵陈1两,牙皂1两,枳壳1两,大黄1两,木香1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滴为丸。

功能主治积聚、痞块。

用法用量早、晚每服2钱,开水送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大同方)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沙市方):化积丸

药方名称化积丸

别名龟鳖化痞丸

处方青皮1两,公丁香5钱,硇砂5钱,龟版(醋炒)8钱,槟榔1两,广木香5钱,莪术(醋炒)1两,牙皂5钱,阿魏(醋化)6钱,鳖甲(醋炒)8钱,枳实(麸炒)1两,甘草5钱,广陈皮1两,枳壳(麸炒)1两,三棱(醋炒)1两,二丑1两5钱。

制法上为细末,以姜汁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寒湿气结,症瘕积聚,痞块,脾脏肿大。

用法用量成人每服2钱,以姜汤送下;小儿、老人减半。

注意孕妇、贫血及无痞块者忌服;并忌猪肉南瓜、甲鱼、马齿苋、生冷等物。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沙市方)

猜你喜欢

  • 艾煎方

    药方名称艾煎方处方熟艾2两,好醋2升,熟铜末1分,楸根白皮1两半(无根,叶亦得),蕤仁1两,黄连(去须)1两,石盐1两。制法上药研6味为末,放于醋中,煎取3合,去滓收汁于熟铜器中,入鲤鱼胆、乌鸡胆各1

  • 艾姜汤

    药方名称艾姜汤处方艾叶1握,黑豆100粒。功能主治大便下脓血。用法用量新水1大盏,煎至6分,入生姜汁3大匙,稍热服。摘录《直指》卷二十六

  • 丁公仙枕

    药方名称丁公仙枕处方真川椒1两,桔梗1两,荆实子1两,柏子仁1两,姜黄1两,吴茱萸1两,白术1两,薄荷1两,肉桂1两,川芎1两,益智仁1两,枳实1两,全当归1两,川乌1两,千年健1两,五加皮1两,蒺藜

  • 猪苓散

    药方名称猪苓散别名三物猪苓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处方猪苓茯苓白术各等分制法上三味,杵为散。功能主治健脾利水。治呕吐,膈上有停饮,吐后欲饮水。用法用量每次6克,温开水调服,每日三次。摘录《金

  • 加味四七汤

    《仁斋直指》卷十一:加味四七汤药方名称加味四七汤处方半夏(制)75克 白茯苓厚朴(制)各45克茯神紫苏叶各30克远志(姜汁蘸湿,取肉,焙)甘草(炙)各15克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行气解郁,化痰安神。治

  • 加减防风汤

    《伤寒大白》卷一:加减防风汤药方名称加减防风汤处方防风、荆芥、羌活、独活、川芎、甘草、生姜、芍药、大枣。功能主治三时太阳经身痛、头痛、风湿等症。摘录《伤寒大白》卷一《伤寒大白》卷一:加减防风汤药方名称

  • 乌龙汤

    药方名称乌龙汤处方元武版25克 生地18克天冬6克 南沙参12克 蛤粉12克女贞子6克 料豆9克山药9克茯苓6克泽泻4.5克车前6克功能主治治下消。肾阴久亏,孤阳无依,不安其宅,饮一溲一,夹有浊淋,腿

  • 调和肺胃汤

    药方名称调和肺胃汤处方全瓜蒌4钱,薤白3钱,法半夏3钱,厚朴2钱,炒枳壳2钱,苏梗2钱,陈皮2钱,生姜2钱,麦芽2钱。功能主治调和肺胃,温化痰湿。主痰滞胸膈,肺胃不和之胸痹。左胸闷痛,腹胀,咳痰不多,

  • 厚朴香连丸

    药方名称厚朴香连丸处方黄连(净)3钱,木香3钱,紫厚朴(制)3钱,缩砂仁3钱,夜明砂(隔纸炒)3钱,诃子肉(炒)1钱。制法上为末,粳米饭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小儿疳痢。用法用量每服15丸,食前干艾叶

  • 定心龙胆丸

    药方名称定心龙胆丸处方龙胆(去苗)1两,茯神(去木)1两,白薇(焙)1两,栀子仁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玄参1两1分,羚羊角(镑)1两1分,甘草(炙)3分,人参1两,丹砂(别研)3分。制法上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