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类证治裁·痉症》。指太阳痉、阳明痉、少阳痉。详各条。
①九候之一。《素问·三部九候论》:“一候后则病。”②伤寒传经,每日一经,六日传遍六经,为一候,或以七日还太阳经为一候。③节候。五日为一候。
五积之一。《难经·五十四难》:“肝之积名曰肥气。”《脉经·平五脏积聚脉证》:“诊得肝积脉弦而细,两胁下痛,邪可起心下,足肿寒,胁痛引少腹,男子积疝,女子瘕淋,身无膏泽,喜转筋,爪甲枯黑。”治宜大七气汤
【介绍】:明代医家。字九万,号东溪。临川(今江西抚州)人。较长时间旅居于广东、正德(1613年)时任医官。学术上宗张仲景和李杲为主,著有《节略医林正宗》一书。
七方之一。方剂之大者。对于邪气强盛,病有兼证的可使用大方。《儒门事亲》卷一:“夫大方之说有二,有君一臣三佐九之大方,有分两大而顿服之大方,盖治肝及在下而远者,宜顿服而数少之大方,病有兼证而邪不专,不可
见卫生家宝方条。
八邪穴的别名,见《经穴汇解》。参见“八关大刺”条。
即拔罐法。其操作方法,有下列几种:①闪火法:用镊子夹住蘸有95%酒精的棉球(或以粗铅丝一端裹以纱布蘸取酒精)点燃后,伸入罐内缓动片刻,随即退出,迅速将罐口复罩在应拔罐的部位上,让罐吸紧后再松手。应用此
《校注妇人良方》卷七方。炙甘草、炒白芍药,黄芪各半两,熟地黄一两五钱。为末,每服五钱,水、酒各半煎服。治虚热吐血,衄血汗出。
出《灵枢·营卫生会》:“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夺,耗损之意。血汗同出一源,如已经失血的,不能再发其汗;已经发汗的,不能再耗其血。耗血而又。发汗,发汗而又耗血,汗血两失,气阴大伤,会加重病情,这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