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和中丸

和中丸

丹溪心法》卷二:和中丸

药方名称和中丸

处方白术72克厚朴60克陈皮48克半夏(泡)30克槟榔15克枳实15克甘草12克木香6克

制法上药用生姜自然汁浸蒸饼为丸。

功能主治治下痢,泄泻,气滞湿阻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水送下,空腹服。

摘录丹溪心法》卷二

医学心悟》卷三:和中丸

药方名称和中丸

处方白术(陈土炒)120克扁豆(炒)90克茯苓45克枳实(面炒)60克陈皮90克神曲(炒黑)麦芽(炒)山楂(炒)香附(姜汁炒)各60克砂仁45克半夏(姜汁炒)30克丹参(酒蒸)60克五谷虫(酒拌,炒焦黄色)90克

制法荷叶1叶,煎水迭为丸。

功能主治治鼓胀,痞积。

用法用量每日上午、下午开水送服6克。

若寒气盛,加干姜、吴萸、肉桂;若湿热盛,加黄连连翘;若大便闭结,先用三黄枳术丸下之,随用本方渐磨之;若兼瘀血,加厚朴赤芍;若脾气虚弱,用六君子汤吞服此丸,或以补中益气汤送下。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幼科直言》卷四:和中丸

药方名称和中丸

处方厚朴1两(炒),白芍1两(酒炒),苍术1两(土炒),广木香3钱,陈皮1两,砂仁3钱(去壳),青皮5钱,真神曲1两(炒),甘草5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食伤脾胃,有似疳痞之症,腹痛呕吐泄泻,或吐虫食,或受冷气冷物。

用法用量每服1丸,淡姜汤化下。

摘录《幼科直言》卷四

普济方》卷二十五引《十便良方》:和中丸

药方名称和中丸

处方良姜4两,乌梅肉1两,白茯苓1两,甘草1两,苍术1两,干姜半两,神曲半两,小麦蘖半两,茴香1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寒气积聚,饮食减少,肢体倦怠。

用法用量每服1粒,以米汤嚼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五引《十便良方》

《青囊秘传》:和中丸

药方名称和中丸

处方白术2两,云茯苓2两,生甘草5钱,奎白芍2两,制首乌2两,银柴胡2两,知母2两,淮山药2两,地骨皮2两,使君子2两,生香附2两,木香1两5钱,川朴2两,陈广皮2两,油青皮2两,南楂肉2两,花粉2两,枳实2两,莱菔子2两,缩砂仁1两5钱,淡黄芩4两,柴胡4两5钱,木通2两,车前子2两,台乌药2两,泽泻2两。

制法上药各炒,共为细末,用瓷瓶收贮,每于用时即将饴糖打糊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和中理气,消痰祛湿。主

用法用量老年及小儿服1丸,多则2丸,饭后服。

夏月,加香薷2两、六一散2两。

摘录《青囊秘传》

《摄生众妙方》卷五:和中丸

药方名称和中丸

处方鸡腿白术(去芦)4两,山楂2两,白芍药(炒)1两,黄连(姜汁炒)5钱,陈皮(淡盐汤煮干)1两,山药2两,香附子5钱。

制法上为细末,神曲打糊为丸。

功能主治脾胃病。

用法用量饭后白滚水送下。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五

御药院方》卷三:和中丸

药方名称和中丸

处方藿香叶1两,人参1两,陈皮1两,丁香半两,木香半两,白术2两,白茯苓(去皮)2两,半夏2两(汤洗,生姜汁浸),巴豆2钱半(与陈皮同炒焦,不用巴豆)。

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和中顺气,升降阴阳,消痰止呕,长肌退困,美进饮食。主脾胃怯弱,阴阳不和,三焦气涩,心腹痞闷,呕逆痰甚,头目不清,困倦少力,饮食减少,肌体瘦瘁,肢节烦疼。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煎生姜汤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三

脾胃论》卷下:和中丸

药方名称和中丸

处方人参1钱,干生姜1钱,橘红1钱,干木瓜2钱,炙甘草3钱。

制法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补胃进食,理气消痰。去湿滞,厚肠胃,调和脾胃,补益中气。主脾虚胃弱,纳少脘痞,干呕吞酸,或肿满。服寒药脾胃虚弱。久病虚弱,厌厌不能食。鼓证肿满初起,或因郁而成者。胃弱痞积,脾胃病纳少化迟。

用法用量《医学六要》有白术

各家论述《脾胃论注释》:方中人参补气,又用橘红利气,则补而不滞,利而不耗;重用炙甘草配干生姜,辛甘阳药有温脾助运的功用;配木瓜酸以敛阴,有养胃生津的效力。蒸饼为丸,有养脾胃消食化滞的作用。

摘录脾胃论》卷下

《东垣试效方》卷一:和中丸

药方名称和中丸

处方干姜2钱,干生木瓜3钱,炙甘草2钱,陈皮4钱,人参2钱,白术3钱,益智仁2钱。

制法上为末,用汤浸炊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胃进食。主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前温水送下。

摘录《东垣试效方》卷一

《痘疹一贯》卷六:和中丸

药方名称和中丸

处方青皮3两,苍术2两5钱(米泔水炒),山楂(净肉)2两,枳实2两(麸炒),香附米2两(炒),陈皮2两,神曲2两(炒),厚朴2两(姜炒),甘草4两(生)。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饮食停滞,胸膈饱闷。

用法用量大人2钱重1丸,小人1钱或5分重1丸。寒则生姜汤化下;火则灯心汤化下;常服滚白水化服。

摘录《痘疹一贯》卷六

《宣明论》卷四:和中丸

药方名称和中丸

处方牵牛1两,官桂1分,大黄半两,红皮半两,黄芩半两,茴香半两,木香1分,滑石2两。

制法上为末,滴水和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宽膈美食,消痰止逆。主一切风壅,口燥舌干,咽嗌不利,胸胁痞满,心腹痛闷,小便赤涩,大便结滞,风气拂郁,头目昏眩,筋脉拘急,肢体疼倦。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煎生姜汤送下,温水亦得,1日3次。

摘录《宣明论》卷四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和中丸

药方名称和中丸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3两,甘草(炙)1两,木香1两,茴香子(炒)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沉香半两(炙),藿香叶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汤浸炊饼和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宽中脘。主脾胃冷热气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1丸,白汤送下,食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片玉心书》卷四:和中丸

药方名称和中丸

处方黄连(炒)5钱半,陈皮5钱半,泽泻2钱,车前子2钱,白茯苓2钱,山药2钱,白术2钱,木香2钱,石莲肉2钱,肉豆蔻(面包,火煨)2钱,干姜(炒)2钱,人参2钱。

制法共为末,醋糊丸。

功能主治小儿赤白痢。

用法用量陈米饮送下。

如脱肛者,升麻汤送下。

摘录《片玉心书》卷四

慎斋遗书》卷五:和中丸

药方名称和中丸

处方广皮4两,白术3两,肉桂3钱,薏苡仁2两,川椒3钱,泽泻1两,白茯苓2两,砂仁2两,车前子1两,炮姜5钱。

制法水泛为丸。

功能主治和中。主

摘录慎斋遗书》卷五

普济方》卷一六八:和中丸

药方名称和中丸

处方木香1两,沉香1两,白豆蔻1两,砂仁1两,槟榔1两,枳实(去瓤)1两,蓬术(去皮)1两,当归(酒浸)1两,木通(去皮)1两,黄芩(去腐)1两,黄连1两,大黄4两,郁李仁(去皮)1两,猪牙皂角半两。

制法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气,益肾水,消肠胃中积滞,调三焦气,开胸膈痞满,润大便,清小便,进美饮食。主心腹闷痛,筋脉拘急,肢体闷倦。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茶清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八

《杏苑》卷六:和中丸

药方名称和中丸

处方白术5钱,白芍药3钱,缩砂仁3钱,半夏3钱,桃仁2钱,黄连2钱,神曲2钱,橘皮2钱,当归3钱,僵蚕1钱,人参1钱,甘草(炙)1钱。

制法上为末,蒸饼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生姜汤送下。

摘录《杏苑》卷六

《玉案》卷三:和中丸

药方名称和中丸

处方苍术(米泔浸,炒)4两,橘红(姜汁拌,晒)4两,黄芩4两(酒炒),半夏(姜矾制)3两,香附3两(醋炒)。

制法上为末,水泛为丸。

功能主治湿痰症。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白滚汤送下。

摘录《玉案》卷三

《玉案》卷六:和中丸

药方名称和中丸

处方陈皮1两5钱,厚朴1两5钱,枳壳1两5钱,麦芽1两5钱,山楂肉1两5钱,白茯苓1两,白术1两,神曲3两。

制法上为末,神曲打糊为丸。

功能主治小儿痘后,伤食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滚白汤送下。

摘录《玉案》卷六

《少林寺伤科秘方》:和中丸

药方名称和中丸

处方当归(酒洗)1两,桃仁(去皮)1两,香附(童便炒)1两,莪术(醋炒)5钱,三棱(醋炒)5钱,赤芍药5钱,沉香末5钱,槟榔5钱,降香末5钱,乳香5钱,没药5钱,甘草5钱,麝香(火酒浸化)5钱,木香4钱,地鳖虫4钱,乌药2钱,枳壳2钱,延胡索6钱,苏木6钱,姜黄6钱,炙鳖甲8分,牡丹皮8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损伤后瘀血壅滞不散,肿痛青紫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腹陈酒送下。

摘录《少林寺伤科秘方》

猜你喜欢

  • 柳仙散

    药方名称柳仙散处方薄荷1钱,儿茶8分,青黛5分,川连4分,冰片2分5厘。功能主治口舌碎痛。用法用量先取野蔷薇根煎汤漱口,后吹此药。摘录《囊秘喉书》卷上

  • 补中运脾汤

    药方名称补中运脾汤处方人参2钱,焦白术3钱,橘红1钱5分,茯苓1钱5分,黄耆1钱,砂仁8分,炙草4分。功能主治中气不运,噎膈。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痰多,加半夏。摘录《医钞类编》卷十

  • 补真断下丸

    药方名称补真断下丸处方阳起石(煅)、细辛(去叶)、赤石脂(煅)、川椒(去目合口,炒出汗)、肉豆蔻(面裹,煨)、白矾(枯)、干姜(炮,洗)、附子(炮,去皮脐)半两,硫黄3两(别研)(1方加钟乳粉)。制法

  • 天南星散

    药方名称天南星散处方蚣蜈1条(全者,去头、足,炙黄)天南星(生用)防风(去芦头,生用)草乌头(生,去皮、尖)各7.5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祛风解痉。治破伤风,四肢强直,口不能语。用法用量每服3克,

  • 独枣汤

    药方名称独枣汤处方大好枣1枚(擘开),轻粉半钱。功能主治大便秘结,积热不通。用法用量上将轻粉放大枣内,以麻线扎缚,慢火煮熟,嚼细,以枣汁送下。摘录《直指》卷十五

  • 沉香导气散

    《证治准绳·类方》卷四:沉香导气散药方名称沉香导气散处方沉香7.5克人参15克槟榔7.5克白术乌药麦芽(炒)神曲(炒)紫苏叶大腹皮(炒)厚朴(制)各30克诃子皮(炮)15克香附(炮)45克姜黄橘皮甘草

  • 丁香大丸子

    药方名称丁香大丸子处方人参(去芦头)半两,丁香半两,木香半两,白豆蔻仁半两,甘草(炙)半两,陈橘皮(去白)半两,干姜(炮)半两,姜黄半两,缩砂仁半两,神曲(炒)半两,麦糵(炒)半两,紫苏叶1两。制法上

  • 含黄柏煎

    药方名称含黄柏煎处方黄柏1两(锉),乌豆1升。制法上以水2升半,煎至5合,去滓,入寒食饧1两,蜜1两、龙脑少许,更煎稀调得所。功能主治口舌生疮,赤肿疼痛。用法用量常咽半匙,不拘时候。摘录《圣惠》卷三十

  • 气血双补汤

    药方名称气血双补汤处方黄耆30~60克(蜜炒)白术21克当归15克白芍(醋炒)6克五味子0.9克杜仲(盐炒)6克 川续断15克升麻(蜜炒)1.2~1.5克功能主治补气养血。治妇人盘肠生后,又复怀孕,气

  • 化岩汤

    《辨证录)卷十三:化岩汤药方名称化岩汤处方人参30克白术60克黄耆30克当归30克忍冬藤30克茜草根6克白芥子6克茯苓9克功能主治治乳岩溃烂,状似蜂窝,肉向外生,终年不愈者。(癌)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