嗽玉津
即咽唾。见该条。
即咽唾。见该条。
病症名。见《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泄泻论》。又称久泻。指泄泻日久不愈,或兼见脱肛者。多因正虚气陷所致。治宜补虚、固涩。若因邪恋正虚,则宜扶正祛邪兼顾。详久泻、气陷泄泻、滑泄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爬山虎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七。由肝脾二经火毒而成。此证生于腋下,坚硬若钉头,痒且痛,色紫黑,身有寒热,四肢拘急,烦躁作呕,痛引半身。宜服麦灵丹、蟾酥丸之类汗之。余参见疔疮条。
经外奇穴名。见肩三针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支沟,见该条。
骨名。又名锤骨。即掌骨。详该条。
【介绍】:三国时吴国医生。曾为当时丞相顾雍诊病。
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指产妇临产时,背平着蓆,体不倦曲,使儿易产,所采取的体位,称卧产。
病名。出《目经大成》卷二。即水疳。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著《养生目录》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