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救荒本草》。为面根藤之别名,详该条。
①颈以下,腰以上部位。②背部、腰部、骶部的总称。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脉循行于背。
见《广西中药志》。为阳桃之别名,详该条。
见《证治准绳·类方》第五册。即守中丸第一方,见守中丸条。
出《经验良方》。为莼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柠檬之别名,详该条。
脏腑相合之一。胆附于肝,肝的余气聚于胆,对贮藏和疏泄胆汁,互为作用。肝足厥阴经脉与胆足少阳经脉互相络属。肝为脏,属阴;胆为腑,属阳。一脏一腑,阴阳表里互相输应。《灵枢·本输》:“肝合胆,胆者中精之府”
出《嘉祐补注神农本草》。为淡菜之别名,详该条。
《金匮要略》方。又名橘皮枳实生姜汤。橘皮一斤,枳实三两,生姜半斤。水煎,分二次服。治气滞痰阻而致胸痹,胸中气塞,短气。
【介绍】:东汉时巫医。汝南(今河南汝南)人。《后汉书》有其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