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陆川本草》。为九节茶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徐大椿《女科指要》。多因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肝郁化热,湿热蕴结流注于厥阴,以致前阴漫肿、疼痛。因脾虚者,兼见倦怠乏力,食少便溏,治宜健脾利湿,方用四苓汤;因肝经湿热者,兼见心烦易怒,口苦胁痛,
脉象。轻按浮取,细而小,重按沉取实大。《难经·六难》:“浮之损小,沉之实大,故曰阴盛阳虚。”
经穴名。代号BL19。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胆之背俞穴。位于背部,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布有第十、十一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
见《泉州本草》。为金边兔耳之别名,详该条。
五脏郁证之一。《赤水玄珠》卷十一:“脾郁者,中脘微满,生涎少食,四肢无力。治宜陈皮、半夏、苍术。”参见五脏郁证条。
病证名。见《张氏医通》。即经行头痛。详该条。
①指羊水,即养胎之水。②指胎水肿满。《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妊娠亦有身肿满,心腹急胀者,名曰胎水。”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妇人因大怒之后,经血暴下或淋沥不止。乃暴怒伤肝,肝不藏血,以致经血妄行而成崩漏。治宜平肝养血。方用养血汤(当归、白芍、白术、茯苓、香附、青皮、柴胡、甘草)。
病名。即颈椎骨折。见《伤科补要》卷二。天柱骨即颈椎骨。又名旋台骨折、颈骨折、玉柱骨折。因跌打坠撞所伤。症见颈部疼痛,肿胀、压痛明显,活动受限,伤部以下有麻木及知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四肢瘫痪,呼吸困难,